发布日期:2024-12-20 23:35 点击次数:61
文|史谈新说
编辑|史谈新说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欧洲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来自东欧。
主要参战国——
同盟国和协约国,
他们参战是为了
保护他们在欧洲的领土和利益
,大部分战斗和死亡都发生在欧洲的两个战线上。
但是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
蔓延到太平洋和非洲的遥远的欧洲殖民地
,蔓延到意大利与奥地利-匈牙利的边界,以及中东和西亚的关键战略要地,即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
,
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
虽然许多远距离的战斗与战争没有什么关系,但在
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战斗尤其激烈和具有破坏性,
就像这场广泛战争的各个方面一样,它也非常具有破坏性。
为殖民地而战:太平洋
在战争开始前的几年里,
德国努力在世界上遥远的地方
建立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为德国航运
提供了港口
,并为德国工业
提供原材料。
这些殖民地中最遥远的是太平洋南部和中部的几组岛屿,被称为
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所罗门群岛和马绍尔群岛
,德国军还控制着
中国沿海的一个叫皎州的小地区
。
1914年8月
战争爆发后不久,
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竞相剥夺德国的这些殖民地
,
日本于8月23日对德宣战,
纯粹是为了攫取德国在远东的领土。
到10月8日,
日本军队击溃了驻扎在该地区的极少数德国士兵
,并声称拥有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日本人在侨州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
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
3000名德国海军陆战队员
保卫了港口城市青岛,对抗日本和英国近
25000人
的联合部队。
日本人和英国人对这种抵抗感到惊讶,
被迫使用火炮和飞机轰炸来攻击德国人
,
德国人最终屈服并于
11月7日投降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不急于看到日本在太平洋的实力不受限制地增长
,也争相夺取德国保护薄弱的土地。
新西兰很快占领了萨摩亚,德国人也很快在9月中旬向澳大利亚人交出了
德属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俾斯麦群岛。
1914年秋,当西线战争刚刚开始时,太平洋战争以德国惨败而告终。
为殖民地而战:非洲
英国和法国长期以来一直是非洲的主要殖民国,但
德国也声称在非洲大陆上拥有四个殖民地:
多哥、喀麦隆、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
战争开始时,
有人讨论要不要在非洲发动战争
,参战国在欧洲大陆上都没有主要的军事力量,但
他们的小部队在8月下旬加入了战争
。
1914年8月26日,
法国和英国的联合部队击败了一小支德国军队,占领了多哥,
这个
位于英法两国领土之间的殖民地
,很快就被征服国瓜分了。
德国的非洲西南部是一个
巨大的殖民地
,面积是英国的几倍,
该地区
大部分是沙漠
,人口稀少,但蕴藏着丰富的钻石矿。
德国人想保留它,
英国在邻近的南非联邦驻有近6万军队
,比德国的兵力多得多,然而,在英国发动进攻之前,他们必须镇压南非人的叛乱,这些人希望英国人离开他们的国家。
1914年底,
随着这一困难的消除,英国人迅速占领了海岸,并开始了
将德国人从内陆驱逐出去的艰难过程。
1915年7月9日,英国和南非军队越过艰难的沙漠,
与当地人民一起奋起反抗可恶的德国人,
在温得和克和奥塔维击败了德国人,迫使他们投降,
虽然德国人被打败了,但许多德国定居者留在了这个地区。
喀麦隆也很快沦陷,尽管并非没有战斗,就像在多哥一样,
德国人在殖民地的士兵很少
,这些士兵得到了
缺乏训练和不太忠诚的当地人的帮助
,但德军的天气和地形确实对他们有利。
英国人在雨季中期从尼日利亚进攻喀麦隆,很快就陷入了泥潭,更糟糕的是,
他们甚至必须
穿越数百英里几乎没有道路的领土
,才能找到德国军队。
尽管如此,随着英国人从北方进攻,
法国人从南方进攻
,协约国很快就控制了海岸,大雨再次阻碍了盟军夺取殖民地的努力,
直到1916年2月
,
法国和英国才将德国人赶出该地区
,并将其瓜分。
非洲最艰难的战斗发生在德属东非,另一个面积
接近法德两国的东非大国资源丰富
,
人口为800万,
盟军在德属东非的努力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
印度军队被派去封锁关键港口,但他们在错误的地点登陆,未能占领一个德国人投降的城镇,并向自己的军队开火,
到1915年底
,盟军仍未进入殖民地。
整个1915年,小规模的军事进攻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当
英国人最终于1916年大举进入该国
时,他们的努力屡次被
保罗·冯·莱托-沃贝克
将军率领的德国军队挫败。
这位老谋深谋的德国指挥官,
领导着一支
由3500名白人和12000名土著士兵
组成的小部队,
充分利用了他有限的资源:
他对进入德属东非的规模较大的
英国和南非军队
进行了小规模袭击,并摧毁了桥梁和道路,使他们的前进更加困难。
盟军的军队规模大得多,他们在这个巨大的国家追捕
莱托-沃贝克和他的部队
长达两年之久,
直到
1918年11月
德国在西线投降
,没有必要继续战斗时,他们还没有击败他。
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也许欧洲以外
最重要的战争发生在
垂死的奥斯曼帝国
占领的地区
。
奥斯曼帝国
——除土耳其外,曾经控制过今天的
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巴尔干诸国和巴勒斯坦,以及俄罗斯、匈牙利和阿拉伯的部分地区
——
自
16世纪以来一直在衰落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几乎就要崩溃了。
到1914年,帝国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以及沿着
地中海沿岸、红海以南、沿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东南直至波斯湾的狭长地带。
它是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土
,不仅因为它在物理上将俄罗斯与地中海通道隔离开来,而且因为
它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储备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
如巴士拉(在今天的伊拉克)
。
协约国和同盟国都认为控制土耳其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在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土耳其没有正式与任何主要参战国结盟。
但当土耳其领导人
恩维尔·帕萨
在1913年上台后,他与德国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易,其中包括
邀请
德国军事官员帮助改革土耳其军队
。
这意味着
战争一开始
,土耳其就站在同盟国一边
,在恩维尔·帕萨的领导下,土耳其在三个不同的地区发动了战役:
沿着与俄罗斯的边界,在高加索山脉;波斯湾附近;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周围。
最重要的是,它在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航道达达尼尔海峡发动了一场
至关重要的防御战役
。
高加索战事
土耳其军队早期最大规模的进攻
发生在位于土耳其和俄罗斯边境的高加索山脉
,在这些高山上作战在夏天是很困难的,但
恩维尔·帕萨呼吁
战斗在冬天到来时就开始
。
这是一场灾难,在严寒中战斗,双方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约翰·基冈的说法,
土耳其的一个师在短短四天的战斗中就
失去了8000人中的4000人。
开始战斗的
9.5万
土耳其人中
只有1.8万人幸存
;据说
有3万人死于寒冷
,因为受伤的士兵根本无法在零下55度的低温下生存。
当春天降临山区时,俄罗斯扩大了在该地区的主张,并为长期憎恨土耳其统治的亚美尼亚人提供支持,一个亚美尼亚团在土耳其领土内屠杀了一群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在1915年开始对土耳其亚美尼亚人进行有系统和残酷的种族灭绝,
他们会记得这一行动。
1915年至1916年间,
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继续在
高加索地区
交战。
尽管俄国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在东线打击德国人和奥地利人,
俄国将军
尼古拉·尤登尼奇
还是设法守住了俄国的阵地,并在
高加索地区陷入了僵局。
加里波利:盟军希望破灭
法国、英国和德国军队在西线陷入僵局后不久,
盟军领导人开始寻找改变战局的方法。
英国第一海军大臣
温斯顿·丘吉尔
建议英国使用他们
唯一无可争议的实力——海军
,在
达达尼尔海峡
(
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一小片水域
)攻击土耳其。
控制这条水道将使盟军获得通往俄罗斯黑海港口的重要通道,
如果盟军能占领达达尼尔海峡,他们就能把土耳其赶出战争,与在俄罗斯的盟军联系起来,并包围德国。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1915年2月19日
,
协约国
开始了
英法联合海军的进攻
,他们
希望把舰队开到狭窄的海峡上,
炮轰土耳其军队,并登陆部队占领该地区的主要城市加里波利。
他们非常失望,天气迫使他们不断拖延,
他们的炮弹
要么没有落在正确的地方
,
要么造成的破坏太小
,
土耳其在水中埋设的地雷减慢或炸毁了盟军的船只。
盟军彻底受挫,准备在
3月18日
进行另一次海上攻击。
土耳其新埋下的地雷很快就把这次进攻粉碎了,首先,
法国战列舰布韦号爆炸并沉没
,连同700人,然后三艘英国船只,
英弗莱息白号
,
不可抗拒号
和
海洋号
,
要么沉没,要么被淘汰
,盟军放弃了,但发誓要用其他手段击败土耳其。
盟军占领达达尼尔海峡的希望很快就在沿达达尼尔海峡北部和西部的加里波利半岛的沿海入侵中破灭了。
盟军计划在一系列海滩登陆,直接上坡到
俯瞰地中海的悬崖,然后向内陆进军
,他们从未预料到由一位名叫
穆斯塔法·凯末尔
的师指挥官领导的几名土耳其士兵的
激烈抵抗
。
由于
物资不足和兵力不足
,土耳其人沿着
岩石峭壁的顶部挖了机枪掩体和掩体
,等待盟军的进攻。
4月25日,
盟军包括许多
来自澳大利亚
和
新西兰
陆军军团的士兵
,在加里波利海滩登陆。
几个师在荒芜的海滩上登陆,轻松地向山上前进,
寻找一个没有出现的敌人。
可悲的是,他们对这样的事件没有准备,也没有利用它;
土耳其人很快增派了援军
,将盟军围困在海滩附近。
其他师团则面临着惨烈的屠杀:
土耳其机枪手高高地坐在一些海滩上,直到英国登陆艇到达岸边才开火,
当这些军队挤着从驳船里出来时,土耳其人开枪了
。
作者观点
加里波利战役被载入史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以外进行的
最血腥、最徒劳
的战役之一。
盟军
损失了超过265,000人
,而土耳其人估计遭受了
300,000人的伤亡
,
土耳其英勇的防御使其一直坚持到战争的最后时刻,也粉碎了盟军快速结束战争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巴格达铁路──德意志帝国向东方推进的重要工具[J].唐承运,刘亚臣.世界历史,1994(04)
[2]“东方问题”产生的浅析[J].黄淑桢.史学月刊,1984(05)
[1]一战秘史.(美)梅尔,著.新华出版社.2011
[2]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赵军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画.李岩,高明主编.蓝天出版社.2005
[4]二十世纪世界史.[英]马丁·吉尔伯特(MartinGilbert)著;史建云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盟军土耳其殖民地英国德国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